
2019年8月31日至9月1日,由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主辦的第三期家譜編修培訓班在鄭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326位家譜主編和編修人員參加了培訓。
李立新秘書長致歡迎詞
會議伊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立新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
李立新在講話中指出,家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基因,凝結著民族的思想信仰、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所在,其蘊含的精神內核和文化精髓,值得我們去研究挖掘、傳承發展。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成立于1995年,20多年來專注于姓氏文化研究,專門設立了家譜委員會,連續舉辦了四屆中華家譜展評大會,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家譜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家譜委員會已經連續舉辦三期家譜培訓班,報名人數逐期遞增,本期參會人數更是高達300多人,這充分表明家譜文化在中國人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大家的熱情參與,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將不斷加強對家譜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力度,堅持把家譜培訓工作常態化,為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魏懷習會長做家譜編修知識講座
8月31日下午,魏懷習會長做家譜編修知識講座。
魏懷習會長在講座中詳細介紹了家譜的編修要點,從譜名、凡例、序言、姓氏源流、世系圖表、墳塋祠堂、藝文、后記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和繪聲繪色的講演,將一個個家譜編修難點拆解開來。
魏懷習會長特別就“女性該不該入譜”、“入贅、繼子要不要入譜”、“姓氏圖騰的來源”等熱點問題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互動。
魏懷習會長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聽得懂、學得快,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牛振合副會長介紹譜序撰寫和字輩編排方法
隨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牛振合就字輩如何編排、序言如何撰寫等問題進行了經驗分享。
牛振合指出,要撰寫好譜序,首先要了解譜序在家譜中的作用,其次要抓住譜序的幾個組成要素,最后要緊扣本族家譜主題。
牛振合說,字輩也叫做字派,是指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輩份的字(多為名字中間的字),俗稱派。其意蘊為修身齊家,安民治國,吉祥安康,興旺發達。字輩是中國傳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也是中國古代一種特別的“禮”制,它一直延續到現代。由于各種原因,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人對字輩譜變得陌生,這種現象在年輕一代更是明顯。家譜中的字輩不論內容和形式都是很講究的,不是隨意取的。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字輩譜除了具備“嚴肅性、思想性、藝術性、私密性、訓教性”等性質外,還必須遵循宇宙間“陰陽五行生克”的規律。通過字輩可以把兩個不認識的人團結到一塊兒,可以使陌生人之間產生突如其來的親切感。更能夠增強各群體間的凝聚力,字輩作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將它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下去。
牛振合的演講樸實生動、知識性和趣味性十足,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
金濤副院長介紹智能家譜的優勢和特點
9月1日上午,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金濤向與會者介紹了智能家譜編修軟件的情況。
金濤副院長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智能家譜軟件的優勢。他說,智能家譜是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十幾年來精心研究打造的人工智能家譜網絡編修排版系統,利用電腦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把傳統的家譜構建為網絡共享平臺。該軟件可將多達16種標準格式的家譜自由轉換,實現紙質譜、電子譜、網絡譜、微信譜、光盤譜、手機譜同步生成,六位一體。
金濤指出,自2018年11月份正式開放系統以來,已經有1200多個家族采用了該軟件進行家譜編修排版。這些家族的主編紛紛表示,通過網絡錄入編修,不需要舟車勞頓去現場搜集資料,還可以多人同步錄入,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經費,而且還極大地降低了校對出錯率,可謂是一舉三得。
金濤最后表示,我們的智能家譜軟件還將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使軟件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為推動家譜編修簡捷化進程做出貢獻!
魏東東演示智能家譜系統操作方法
隨后,智能家譜編修系統產品經理魏東東現場演示了系統二的操作使用方法。
系統演示完畢后,與會者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對智能家譜編修軟件的豐富的功能和簡便的操作流程給與了高度評價。
會議結束后,還有不少學員興致盎然,要求工作人員提供操作演示。
頒發培訓結業證書和研究員證書
經過兩天的培訓,與會人員對家譜編修的理解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智能家譜系統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經考評對培訓合格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和研究員證書。
家譜學員向中華家譜館贈送譜書或書畫作品
段姓、馬姓、姬姓嘉賓致詞祝賀
段姓委員會會長段永燦致詞祝賀
馬姓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英俊發言
姬姓委員會會長姬傳東發表講話
下次什么時間舉辦? 能否將第三期幾位講的內容展現給我們學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