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14日,洪洞大槐樹景區常務副總經理何東海一行專程到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考察,并向我院贈送《大槐樹移民史》一書。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院長魏懷習接受了饋贈,并向客人回贈了我院出版的《家譜編修實用大全》一書。
據悉,《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分為上中下三部,由程延平、范忠義和張青主編。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主編程延平簡介
程延平,男,漢族,山西省洪洞縣人,中共黨員,1982年9月至1990年10月任淹底鄉會計、財政所長、副鄉長。1990年10月至1996年1月任原城關鎮副鎮長、副書記。1996年1月至2001年2月任左木鄉鄉長。2001年2月至2005年3月任龍馬鄉鄉長、書記。2005年3月至2007年10月任萬安鎮書記。2007年10月至2016年2月任縣財政局局長、縣政協副主席。2016年2月至今任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主編范忠義簡介
范忠義,男,漢族,山西省洪洞縣萬安鎮垣上村人,1956年3月出生。1974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洪洞一中總務主任,縣自來水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1996年12月至2005年10月任洪洞縣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管理所所長、黨支部書記。2005年10月至今任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總支書記。為政協第十一屆、十二屆洪洞縣委員會委員、常委,中共洪洞縣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洪洞縣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人大常委,臨汾市第二、第三、第四屆人大代表。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主編張青簡介
張青,筆名張凡,洪洞縣下紀落村人,生于1956年10月。1982年畢業于山西大學歷史系。曾任洪洞縣縣志辦主任、堯都區區志辦主任兼文物旅游局副局長?!叭松缒媛?,我亦是行人?!闭塘x行事,廣交朋友,實直豪爽,一肚皮不合時宜。訥于言,敏于學,好讀書不求甚解。在方志學、譜牒學、姓氏文化,特別是洪洞大槐樹文化研究方面頗有建樹:策劃創意了洪洞大槐樹祭祖堂壁畫,繪制了《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路線圖》《洪洞大槐樹移民分布圖》,參與了洪洞中心廣場、大槐樹文化中心的文化策劃創意,編著有《洪洞大槐樹百家姓》(移民始祖姓氏)、《歷代名人詠洪洞》等,主編有《洪洞縣志》《洪洞風物》《洪洞大槐樹志》《洪洞大槐樹百姓家譜》(136姓),著有《蘇三監獄志》《洪洞大槐樹移民志》《尋根在洪洞》《山西洪洞大槐樹》等,點校有《洪洞縣志》(民國版)、《趙城縣志》(道光版)、《洪洞縣水利志補》(民國版)。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凡例
一、本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力求客觀地、實事求是地反映洪洞大槐樹根祖文化的歷史發展和現狀,以及洪洞縣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民情風俗,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地理分布、姓氏分布等諸多方面的演變過程。
二、記事上溯事物發端,下至2018年底,個別卷、章有所延伸。
三、本書依類設目,由概述、中國有個洪洞縣、根系洪洞老鸛村、大槐樹下是家山、實直義勇槐鄉人、全球后裔數億眾、洪洞移民千百姓、文論文集敘事實、移民故事代代陳、楊國趙里漢唐風、大事有序史為真等部分組成,以洪洞大槐樹移民為主體,以時為序,分門別類,以類系事。按事物性質設卷、章、節,重大或具特色的事物另設卷目敘述。
四、本書記、志、傳、圖、表并用,照片主要集于卷首,圖表隨文而列。
五、人物志遵從史家生不立傳之通例,立傳人物以洪洞大槐樹移民后裔為主,兼顧相關人物,均以卒年為序。
六、本書中的各種數據一般采用洪洞縣統計局數據,統計局不涉及的資料以洪洞縣志辦,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以及移民家族提供的方志、譜牒、碑文、信函資料和檔案資料為準。
七、本書主要引征《洪洞縣志》《洪洞大槐樹志》《洪洞大槐樹移民志》《洪洞大槐樹尋根》等書。
八、本書資料凡來源于洪洞縣志辦、洪洞縣檔案館、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有限公司檔案室者,概不注明出處。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內容簡介
《洪洞大槐樹移民史》書稿約四百萬言,讀后,有一種深切的感受:它首先是關于明代洪洞移民歷史的一部集大成式的著作。作此表述,又嫌不夠,因為無論是永嘉南渡,靖康南遷;還是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抑或湖廣填四川都沒有形成“全球后裔數億眾”這樣一種深刻而集中的歷史記憶。并且,僅僅從移民的角度出發來認識這一歷史事件,也覺得余義未盡。因為無論從浩瀚的譜牒、碑文等文獻所反映出來的尋根問祖的意向看,還是從堯天舜日漢唐風韻等家鄉故里的歷史傳承看,抑或從移民千百姓所釋放的信息看,總有一個隱隱約約而又一以貫之的文化主線縈紆其間,在這個意義上說,它又像一部縮寫了的文化史。
通過本書,我們能詳細了解大槐樹移民的方方面面,向世人展示槐鄉文化的厚重和博大。洪洞大槐樹移民是中國古代最大的官方移民活動之一,歷時五十年,遷民18次,直接移民分布至18省1186縣市,現今移民后裔達數億人。其對于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對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也產生了積極影響,也起到了團結各方力量,增進民族情感的積極作用。書籍中記述許多志士仁人為中華文化的發揚傳承及為中國的獨立、富強、民主而英勇奮斗的史實,是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對進一步教化民眾、發揮政協的社會作用,意義無疑十分重大。《洪洞大槐樹移民史》的出版,是大槐樹根祖文化與槐鄉精神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呈現。洪洞大槐樹后裔從這里走向全世界,傳播了實直義勇的文化和精神,創造了根祖圣地值得驕傲的輝煌。四百余萬字,數易其稿,鴻篇巨卷乃成,其功不可沒,其績可彰顯。本部著作是洪洞大槐樹文化的集大成者,定會為洪洞縣在全省率先建成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起到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