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2月8日上午,受樊恒發(fā)老先生的委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樊姓委員會會長樊福民、副會長樊建嶺專程來我院考察,并向我院捐贈《樊氏家譜》、《樊氏源流》各一套,金濤副院長熱情接待了客人并接受了饋贈。
饋贈儀式后,樊福民會長一行實地考察了我院家譜館,對我院在家譜收藏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樊富民會長評價道“家譜館藏豐富,中原文化精粹,惠及千家萬戶,價值不可估量!”
下面是樊恒發(fā)先生撰寫的“樊氏家譜的編寫歷程”:
我出生于河南省滑縣牛屯鎮(zhèn)的樊林,牛屯鎮(zhèn)在滑縣城正南七十五華里,樊林在牛屯正東十五華里。高祖樊濟川,曾祖樊莘,祖父樊禎元,父親樊龍。兒時就聽老輩人說,先祖祖籍山西省洪洞 縣,樊林樊姓是從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的,遷來時始祖名樊旺。我 于1953年離鄉(xiāng)求學,1964年到吉林省工作,現(xiàn)住長春市。
幾十年來,懷念家鄉(xiāng)父老,眷戀故土,盼家鄉(xiāng)興旺發(fā)達;也想記述鄉(xiāng)里,尋家族蹤跡于前,闡明家庭親屬支脈于后,此念縈繞腦際近三十年。1994年1月完成《家庭尋宗表》初稿。因為不知何時從山西遷來,祖籍在洪洞縣何地,心有不甘。又因工作忙,無時間查 證和考察,只好暫時擱置。退休以后,繼續(xù)這項工作。首先要把樊林自始祖樊旺至今的世系查清刷成譜,再及山西和其他。
自始祖遷來,已經(jīng)累世,世居樊林,家族繁衍近千口,轉徙遷流他方者幾為多數(shù),影響依稀,查考困難;逝者愈遠愈難考,生者愈繁而愈難析,近乎無所措手,加上人們對這件工作的意義尚無多少認識,我深切體會到“合族之力難為始,一家之力易為功”。在兒女和親友們的支持下,決心做下去起始,聆聽老人之言,詢及親屬鄰 里,訪問同來遷民家譜,概知遷民始祖至我輩記為十九世村里關爺廟遺留的石碑上刻幾代世祖的名字,各家春節(jié)供奉的祖宗軸,還 有十三世祖“皇清例贈建功郎樊公諱天福”殘碑,這些文物文跡互 相印證,形成系統(tǒng),使家族世系源流概貌明晰我原本對譜牒之學 知之甚少,我以為,世系圖與源流表互為表里,世系圖要滄晰無多 旁記源流表則可繁簡自如按記事多少而決定表格空間遂制成 《樊氏家族世系圖》和《樊氏家族源流表》于2005年2月編制成河南省滑縣樊林村《樊氏家揩》和《樊氏族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