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13日,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度工作會在此間隆重舉行,受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院長魏懷習的委托,金濤副院長應邀出席會議并致辭。
金濤副院長在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度工作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
三夏大忙,麥粒飄香。時值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戰勝新冠病毒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國上下社會各界認真學習2020年全國兩會精神之際,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工作會議今天隆重開幕了!
首先,我代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向“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工作會議”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為這次會議的召開而奔波忙碌、付出辛勤勞動和汗水的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領導和同仁,表示誠摯的敬意!
中華姓氏,博大精深,是中華傳統文化 的有機組成部分。 河南是古代中國的核心地區,是中華民族與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周口是中華人文始祖群體的主要活動地,伏羲建都與終葬于周口淮陽;炎帝建都于周口淮陽;周口不僅是中華姓氏的起源地,也是研究姓氏文化的中心地和華人尋根的圣地。
姓氏和家譜,異曲同工,相輔相成。姓氏是家譜的主要內容,家譜是姓氏的主要載體。研究姓氏文化離不開家譜文化。
“我從哪里來,家譜有記載;我到哪里去,家譜有延續”。博大精深的中華姓氏文化傳續數千年,而家譜文化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歷史文化的一大瑰寶,是我們華夏兒女的血緣紐帶、魂系所在。
“前人不修譜,今人尋根苦,今人不修譜,后人不知吾”。所以,不講是上對先賢,還是下對后輩,我們都應該勇于擔當,無私奉獻,全力以赴,研究姓氏文化、發展姓氏文化、編修家譜。不能讓家族骨肉相連、承前啟后的血脈親情在我們這一代失聯,不能讓前輩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豐功偉績在我們這一代斷載。
“國史、方志、家譜,是中華歷史文化的三大支柱”。家譜不僅記載了豐富的姓氏文化,也記載了家族的歷史,是國史和方志的重要補充。“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姓氏和家譜文化,即是國家歷史文化實實在在的基礎,又是優秀傳統歷史文化最接地氣的鮮活體現。我們必須通過研究姓氏文化、編修家譜為我們的先賢達人樹碑立傳,把他們的精神財富、崇高品德、光榮傳統等等記載下來,傳承下去。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做為華夏子孫的樸素情感,我們信仰“忠君愛國”,我們信仰“敬宗睦族”。因此,研究姓氏文化,傳承姓氏和家譜文化,即能滿足華夏子孫尋根問祖、聚親傳脈、躋身歷史長河的文化需求和家國情懷,又可以維護民族團結,促進文化進步和社會穩定發展。
“天時,地利,人和俱占者興!”, 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工作會議的召開,順時應世,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使周口市姓氏文化研究事業的發展,更上了一個新臺階,為本地區各個姓氏家族學習了解姓氏文化、提供了更加強勁的動力。
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中國家譜排版印刷地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家譜編輯、排版、印刷一條龍綜合服務機構。專業收藏、研究、編輯、排版印刷全國各姓氏家譜(族譜、宗譜)世系圖,老家譜查詢影印及修復翻印,宣紙、仿宣紙、古譜紙印刷。中華家譜館,收藏有全國500多個姓氏、3萬多部、30多萬冊家譜。既有紙質家譜,亦有膠片家譜和電子版家譜。為提高家譜編修質量和效率,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每年舉辦多期“家譜編修培訓班”,特邀國內著名家譜專家和教授講授家譜編修理論,培訓使用智能家譜編排軟件,培養了一大批家譜編修專業人才。本月20 日將舉辦第五期家譜培訓班。今年十月四日第六屆“中華家譜展評大會”將在鄭州舉行,歡迎參展。
愿我們攜起手來,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步入新時代,邁上新臺階,勇擔新使命,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積極投身姓氏和譜牒文化事業,為祖國文化繁榮注入新的、最為旺盛的生命力,為實現中華偉大的復興夢,勇立新功!
祝周口市姓氏歷史文化研究會2020年工作會議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萬事吉祥如意!生活幸福安康!好夢都能成真!
謝謝大家!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副會長
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副院長 金濤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