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月14日至15日,由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主辦的第四期家譜編修培訓班在鄭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的106位家譜主編和編修人員參加了培訓。
鄭州大學教授、河南省家譜研究會副會長趙長海致歡迎詞
會議伊始,鄭州大學教授、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副會長趙長海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詞。
趙長海在講話中指出,家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其中包含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基因,凝結著民族的思想信仰、道德觀念和價值取向,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所在,其蘊含的精神內核和文化精髓,值得我們去研究挖掘、傳承發展。近年來,家譜作為一種重要的歷史文獻,已經受到有關學術界的高度重視,但總的來說,家譜的文獻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別是從已有的成果看,普遍存在著一些片面性,反映出一些學者對家譜的局限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連續舉辦四期家譜培訓班,就是希望更好的普及家譜編修知識,培養一大批合格的家譜編修人才。大家的熱情參與,讓我們備受鼓舞。我們將不斷加強對家譜文化的研究和宣傳力度,堅持把家譜培訓工作常態化,為振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魏懷習會長做家譜編修知識講座
12月14日下午,魏懷習會長做題為《家譜的前世今生》的家譜編修知識講座。
魏懷習會長在講座中詳細介紹了家譜的編修要點,從譜名、凡例、序言、姓氏源流、世系圖表、墳塋祠堂、藝文、后記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引用了大量的案例,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和繪聲繪色的講演,將一個個家譜編修難點拆解開來。
魏懷習會長特別就“女性該不該入譜”、“入贅、繼子要不要入譜”、“姓氏圖騰的來源”等熱點問題和與會者進行了交流互動。
魏懷習會長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讓人聽得懂、學得快,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評價。
牛振合副會長介紹家譜常用名詞釋義和用法
隨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常務副會長牛振合就家譜常見名詞釋義和用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牛振合指出,族譜里面,常見“世系”“嗣子”“邑庠生”“太學生”“楚南”“江右”“湘右”“價接”“登仕郎”等等名詞,這些都是讀老譜所必須搞清楚的名詞。牛振合通過一個個圖文并茂的案例將這些生澀的詞匯變得簡單易懂,給與會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牛振合的演講樸實生動、知識性和趣味性十足,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
金濤副院長介紹智能家譜的優勢和特點
12月15日上午,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金濤向與會者介紹了智能家譜編修軟件的情況。
金濤副院長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智能家譜軟件的優勢。他說,智能家譜是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十幾年來精心研究打造的人工智能家譜網絡編修排版系統,利用電腦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把傳統的家譜構建為網絡共享平臺。該軟件可將多達16種標準格式的家譜自由轉換,實現紙質譜、電子譜、網絡譜、微信譜、光盤譜、手機譜同步生成,六位一體。
金濤指出,自2018年11月份正式開放系統以來,已經有1600多個家族采用了該軟件進行家譜編修排版。這些家族的主編紛紛表示,通過網絡錄入編修,不需要舟車勞頓去現場搜集資料,還可以多人同步錄入,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經費,而且還極大地降低了校對出錯率,可謂是一舉三得。
金濤最后表示,我們的智能家譜軟件還將根據用戶的反饋,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使軟件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為推動家譜編修簡捷化進程做出貢獻!
牛振合演示智能家譜系統操作方法
隨后,牛振合副會長和智能家譜編修系統產品經理魏東東現場演示了系統二的操作使用方法。
系統演示完畢后,與會者報以熱烈的掌聲。大家對智能家譜編修軟件的豐富的功能和簡便的操作流程給與了高度評價。
會議結束后,還有不少學員興致盎然,要求工作人員提供操作演示。
頒發培訓結業證書和研究員證書
經過兩天的培訓,與會人員對家譜編修的理解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對智能家譜系統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經考評對培訓合格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和家譜編修師證書。
據悉,此次參加家譜編修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國15個省區市,有陜西河北等鄰近省市的,也有廣西四川這樣相距千里的,大家不辭勞苦來到鄭州學習,就是滿懷著對家譜文化的一片熱情。我們堅信,在這些學員的帶動下,各地各姓氏家譜編修工作一定能夠進一步提高效率、提升質量,中華家譜文化一定會發展的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