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草视频网_欧美一级aa片系列_婷婷亚洲综合_日本理论片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您現在位置: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 >> 本院新聞 >> 瀏覽文章
第八屆家譜展評大會在鄭州隆重舉行,省政協原副主席陳義初出席會議并講話
admin 2023年10月05日

2023年10月3日至4日,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主辦、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承辦的“第八屆家譜展評大會”在鄭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21個省區市的403位專家學者和譜牒愛好者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參展家譜2086部,評選出“中華好家譜”140部。其中,特等獎33部,一等獎88部,優秀獎19部。

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鄭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長陳義初出席活動并發表講話

10月4日上午,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鄭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長陳義初出席家譜文化高層論壇并發表題為《以“兩個結合”為指導,做好“家譜姓氏文化”這篇大文章》的講話。

陳義初指出,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這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的認識,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更重要的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陳義初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調研考察時明確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我們要系統分析認識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和主要特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促進黃河文化在新時代的保護、傳承、弘揚與創新。河南根親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原文化是黃河文化的核心和主干,所以,弘揚中原根親文化就是大力弘揚黃河文化的實際行動。希望我們大家繼續努力,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以研究“家譜姓氏文化”為抓手,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委書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憲齋,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鄭州西亞斯學院圖書館館長、二級教授謝琳惠,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穆朝慶,吉林省委黨校教授宛福成,鄭州大學教授趙長海,河南師范大學副教授王仁磊,岳飛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院常務院長岳敬璽,原中國河南駐泰王國代表處代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馬姓委員會會長馬武舉,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郭姓委員會黨支部書記郭啟征、會長郭增磊、名譽會長郭啟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姚姓委員會執行會長姚學謀,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高姓委員會會長高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邱姓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邱波,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茹姓委員會會長茹炳勤,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武姓委員會會長武治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晉姓委員會會長晉成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牛姓委員會會長牛沛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會長、老家河南家譜館館長魏懷習,老家河南家譜館副館長牛振合、孫三治等嘉賓出席活動。

本次會議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取得了良好效果。

評譜現場氣氛熱烈

10月3日下午,第八屆中華家譜展評大會以“主編介紹+專家點評”的形式拉開帷幕。通過主編簡明扼要的介紹和專家教授的現場評譜,將不同姓氏的家譜編修特色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以更直觀的形式宣傳家譜文化,進而提升各地家譜編修質量。

專家整體照.jpg

本次會議邀請了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鄭州西亞斯學院圖書館館長、二級教授謝琳惠,鄭州大學教授、歷史文獻研究專家趙長海,吉林省委黨校教授宛福成,河南師范大學副教授王仁磊等五位專家現場評譜。

會上,20位家譜主編先后上臺介紹了自己家譜的特色。各位家譜主編在講演時情緒高漲、意氣風發,與會觀眾認真聆聽,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各位主編介紹本家譜特色和專家的點評,將另行發布文章,歡迎關注“老家河南家譜館”微信視頻號和公眾號

與會專家則根據不同家譜的特點進行了精彩點評。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憲齋發表主旨演講

10月4日上午,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原黨委書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憲齋發表主旨講話。

林憲齋講話.jpg

林憲齋指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成立于1995年,是河南姓氏文化研究與聯誼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主導者,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二級學會已經達到114個,團體會員單位8個。學會成立以來,立足于河南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在擴大河南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提高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建設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圣地和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為貫徹落實省委、政府的戰略部署,全面打造中華文化展示平臺、尋根謁祖平臺、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各類學校研學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家譜收藏修復中心及譜牒文化培訓中心,2021年,我會與省檔案館聯合打造“老家河南家譜館”文化工程。老家河南家譜館重點展示了“老家河南、根在中原”的家譜根親文化,堅持“動靜結合、展陳相融”的原則進行布展,在八個展廳中,分別展示了河南文化、姓氏文化、家譜文化、家風家訓、家譜編修等內容。兩年多來,省內外的許多領導、專家學者、譜牒愛好者等,慕名而來,乘興而歸,贊譽之聲不絕于耳。

林憲齋說,“老家河南家譜館”是硬件,“中華家譜展評大會”是軟件,這一硬一軟兩大項目,經過研究會廣大同仁的多年努力,已經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成為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兩個響當當的品牌。希望我們通過本屆家譜展評大會,建立起更加廣泛的聯系,共同扛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弘揚的使命擔當,充分利用“老家河南家譜館”這個良好的平臺,加大姓氏根親文化、家譜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編修的力度、深度和廣度,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讓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在廣大民眾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魏懷習會長作家譜委員會工作匯報

魏懷習說,家譜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如何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我認為要重點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即:在傳承發展上下功夫,在創新推進中做文章。為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魏懷習講話.jpg

(一)是抓家譜培訓、搞家譜展評,解決“誰來干”的問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每年舉辦多期“家譜編修培訓班”,特邀國內著名家譜專家和教授講授,家譜編修理論,培訓使用智能家譜編修排版軟件,培養家譜編修專業人才。通過這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家譜編修專業隊伍,進一步提高了家譜編修的質量,掀起了家譜編修的新高潮。在抓好培訓的同時,從2015年以來,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主辦、家譜委員會承辦的“中華家譜展評大會”,每年10月份在鄭州舉行,已連續八屆。每屆大會,參會人員均在400-500人左右。通過舉辦中華家譜展評大會,做到了普及家譜知識,講好家族故事,展示文化精髓,傳承華夏文明。

(二)是抓研發、搞創新,解決“怎么干”的問題。河南省家譜研究院,經過十幾年精心研究打造的人工智能家譜網絡編修排版系統,利用電腦科技和互聯網技術,把傳統的家譜構建為網絡共享平臺。該軟件可以生成16種家譜格式,而且這16種格式可以自由切換。該系統已被普遍應用,有效地提高了家譜編修速度和質量。

(三)是抓基礎、搞開發,解決“持續干”的問題。在抓好軟件建設的同時,我們堅持抓基礎、強硬件,不斷開發新資源、開拓新市場,走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為此,我們精心打造一流的中國家譜編印基地。

謝琳惠、宛福成、岳敬璽、孫三治等嘉賓先后在大會上做精彩發言

相關發言,將另行發布文章,歡迎關注“老家河南家譜館”微信視頻號和公眾號

智能家譜,讓修譜插上網絡的翅膀

在第八屆中華家譜展評大會上,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黃慧子向與會的家譜主編及譜牒愛好者發布了該院歷時十年研發的智能家譜編修軟件。

黃慧子講話.jpg

據悉,該軟件可以實現多人異地同步錄入,極大地提高了家譜編修工作效率。以往需要數年才能完成的修譜工作,利用該軟件最快三天即可完成。該軟件可以生成16種家譜格式,而且格式可以自由切換。這16種家譜標準格式是家譜專家從近萬種格式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具有通用性和實用性。分為三大類,分別是:A1:傳統歐式、A2:傳統蘇式、A3:傳統牒記式、A4:傳統寶塔式、A5:傳統圖文對照式;B1:現代歐式(文豎排)、B2:現代蘇式(豎排)、B3:現代蘇式(橫排)、B4:現代蘇式(一)、B5:現代蘇式(二)、B6:現代牒記式、B7:現代圖文對照式、B8:現代蘇氏卷軸、B9:寶塔式掛軸;C:索引速查家譜格式。

與會的譜牒愛好者們凝神聆聽,不時為黃慧子副院長的演講鼓掌祝賀。大家認為,河南省家譜文化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家譜軟件功能強大、實用性強,對于促進各地各姓氏家譜編修工作將起到極大地推動作用。

張新斌代表主辦方做大會總結報告

最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代表主辦方做大會總結報告。

張新斌講話.jpg

張新斌指出,在金秋收獲的時節里,大家從天南海北云集中原,再次相聚鄭州,有譜之人到中原擺譜,到中原相會,這已成為全國有譜之人的共識。成為全國家譜工作者交流編譜經驗、展示編譜風采、體會編譜酸甜、收獲編譜友誼的盛會;成為老家河南盛邀全國家譜工作者會聚老家,“因根而親,尋根找親”的互動的盛會;成為家譜界展示中國家譜的重要窗口與平臺!本次家譜展評大會,共有來自全國21個省的330名代表,攜帶2086部家譜,參與的重大家譜展評盛會。會議共評選出各類優秀家譜140部,其中特等獎33部、一等獎88部、優秀獎19部,可以說這是中華家譜的展評盛會。

張新斌說,中華家譜大會已經舉辦了八屆,老家河南家譜館也由藏在老街舊巷的夾縫中,搬遷到省檔案館的寬敞明亮的大樓里,老家河南家譜館已經成為河南文化的亮點,與之伴生的中國家譜展評大會,不但持續舉行而成為中國家譜展評的重要平臺,也成為每年全國家譜工作者到中原相聚的重要機遇。在的這里你可以交流到相互傾聽的朋友,你可以觀摩各自編出的精美的家譜,你可以學習到現代化編譜的工作程序,你也可以深深體會老家河南的文化魅力。

中華好家譜頒獎典禮

經過評審專家的反復考量,最終評定140部家譜為第八屆“中華好家譜”。林憲齋、張新斌、穆朝慶、趙長海、宛福成、魏懷習等領導和嘉賓為獲獎者頒發了證書和獎品。

第八屆“中華好家譜”獲獎名單

特等獎33部

徐州市曹氏志譜·下邳卷

密邑陳姓族譜

滇黔遲氏族譜

中華全國啜氏總譜

中華方氏統譜

封丘縣封氏族譜

河南郭氏史冊

古鹽馬鞍湖胡氏宗譜

九華堂九修《黃氏族譜》

鄧州焦林家乘

蘭考景氏家譜

東馬頭李氏家譜

河南彥仲季劉氏族譜

杞聊商馬氏統譜

巴蜀沈氏源流譜

牛山孫氏古譜

廣西河池覃氏宗譜

田氏宗族與容美土司

《東蒙王氏族譜》(瑯琊王)

臨沂市莒南縣鄔家岳河村鄔氏族譜

太康謝氏族譜

鐵門楊氏族譜

姚氏族譜(正文公裔通祿公、通壽公遂寧支系)

平昌屛山葉氏宗譜  

張氏信香族譜

《遼寧遼中、臺安田氏統宗世譜》

中華牛姓寶典

贛南藍氏族譜(九修)

永興堂傳

滇黔川邊區朱氏族譜

內蒙古焦氏大成譜

陸氏宗譜   忠烈堂

鹽城陸氏宗譜   忠烈堂

一等獎88部

衛輝卞氏族譜

鹽城市倉氏宗譜

字圣堂河南倉氏家譜

江州義門麻城莊譜

敦煌程氏家譜

岳西縣儲氏宗譜(譜首)

滎陽市丁氏家譜

段氏族譜 毅興堂

河北省阜城縣高氏家譜

永豐村后街高氏家譜

中華郭氏統譜(河南孟州郭太靜支系)

老君堂郭氏家譜

郭氏世系宗譜

中華郭氏統譜 河南卷南陽宛東卷

平樂鎮平樂村郭氏家譜

洛寧縣城郊鄉冀莊村郭氏家譜

駐馬店市驛城區侯氏家譜

河南泌陽侯氏族譜

澠池石盆侯氏家譜

南陽鎮平侯莊家譜

東哨胡氏族譜

商水華氏族譜

洛寧縣東王村東山底《賈氏宗譜》

安慶行恕堂《焦氏宗譜》1913年(民國二年)

安慶行恕堂《焦氏宗譜》1864年清同治三年三修(復印版)

南通金氏堂門宗譜

諸城縣門前李氏族譜

濟源市柿檳村李氏家譜

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土塔墩村李氏家譜

李氏敏功公族譜

李氏明智公族譜

新邑四合堂劉氏族譜

中華盧姓家規家訓選編

南充市順慶區清泉壩羅氏家譜

鹽城市聶氏宗譜

四川省渠縣蒲氏宗譜

中華丘姓大宗譜

山東省臨沂市花埠圈沙氏家譜

史氏家族略考

覃氏從培公正譜

光裕堂白虎壟覃氏家譜

陽泉縣下蔭營田氏族譜

王漢通家譜

古槐堂王氏家乘

河南省西平縣溫氏族譜

廣西賀州《吳氏族譜》

洛陽新安武氏宗譜

堡德武氏族譜

平湖莊相氏家譜

四川攀枝花葉氏宗譜

卯峰葉氏廣遠宗譜

中牟縣張氏家譜

金城百分張氏縂譜

鄒家橋史話之《鄒姓族人傳》

懷遠義門陳氏族譜

梧洋陳氏族譜

永定陳氏文化

福建義門陳

貴陽遲氏家譜

汾西傅氏族譜

《中華高姓大通譜·粵東支譜》

雙堡郜氏及支系宗譜

宜陽北坡郭氏家譜

海城市析木鎮缸窯岑村 侯家宗譜

樹德堂侯氏族譜

壽寧縣胡氏通譜

齊魯黃氏通譜

永昌府黃氏祖譜

古滕黃氏宗譜

賈氏宗譜 西溝 西坊城

路橋蔣氏家譜

安龍縣藍氏族譜(三修)

李氏族譜寶豐均寶支譜

李氏大族譜

粉河馬氏族譜

蓬溪蒲氏族譜

蒲氏族譜輯要

中華丘氏念二郎公族譜

陜北邵氏族譜

東蘭覃氏族譜

《慈利覃氏》族譜

海南覃氏族譜

重慶市石柱縣田氏宗譜

天臺吳氏

山東高苑信氏族譜

鄂爾多斯市越氏家譜

優秀獎19部

湖坊吳氏宗譜

石城武氏家譜(德盛坊四甲)

張家口啜氏族譜

武城曾氏族譜 大英續修卷

遂寧安居于誥公房陳氏族譜

汾陽郭氏郭村支譜

武山縣洛門鎮康氏家譜

蕭家坊李氏族譜

保山市隆陽區瓦馬鄉朱氏家譜

靈寶市五帝村孟氏族譜

川北望族蓬溪蒲氏

湖州市安吉縣談氏家譜

重慶開州鐵橋樹林灣田氏族譜

大儀古鎮三槐堂王氏家譜

小岱堡武氏族譜

桂園許氏族譜

金城百分張氏甜水井源流宗譜

確山縣城北三十里梨園九子墳張氏宗譜

廣西賀州鄒氏簡譜

特別貢獻獎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邱姓委員會 邱波

(第八屆家譜展評大會最終獲獎信息以家譜網www.jiapu.tv公布的為準,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等平臺自媒體號將同步更新)

文章點評
在線專家